[茶友体验] 茶薄 |

文:银丝水芽
盏中的茶汤金黄明亮,不可否认的是泡好茶。抿一口,满口茶香,茶汤在舌面上滑行,香气缓缓沁入腹腔......
用心,再用心的品,脑袋里活现的却是曾经,有痛快淋漓却让人激动不已的斗茶,有三五好友,分享的喜悦;也有教小妹喝茶的无奈与纵容。
不过,也说是曾经,所以是过去了。并不是善于表达的人,所以他们不知道,我很想他们。抱着感谢的心情,感谢曾经一起渡过的美好时光,感谢茶,感谢水,感谢那天的阳光天气,感谢那天的阴雨潮湿。感谢你们,所以泡出来的茶是如此地暖。
只是,现在的茶,有点冷冷地,暖不到胃。
环境的改变,...... |
阅读全文>> |
2007-11-13 11:13:59 |
浏览 (4101) |
|
喝茶要喝普洱茶 |

唱支茶歌把茶夸,喝茶要喝普洱茶。
喝了一碗普洱茶,山歌调子嗓门大。
喝了两碗普洱茶,风吹雨打都不怕。
喝了三碗普洱茶,忧愁苦闷路边刷。
喝了四碗普洱茶,笔下文章会生花。
喝了五碗普洱茶,肩扛大山压不垮。
喝了六碗普洱茶,脚下生风走天涯。
喝了七碗普洱茶,左邻右舍无冤家。
喝了八碗普洱茶,交得朋友遍天下。
喝了九碗普洱茶,晓得普洱茶文化。
一天喝上十大碗,跑到思茅来安家。
千杯万盏细品尝,不成茶...... |
阅读全文>> |
2007-11-13 11:06:11 |
浏览 (4004) |
|
“名人论文”芳村茶叶市场面临二次创业挑战 |

文:吴操文
芳村,历史上以花闻名于世。唐代就有“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的诗句。花,是芳村一个传统产业,可以说芳村先有花后有茶。是花带动了茶叶的发展。目前落户在石围塘街管辖区内的茶商3000多户,去年茶叶成交额25亿多元,是广州年销额超过25亿元的十大市场之一。
一、 茶叶市场创业初期
1、 从花说起。芳村种花有千年历史。除了种植 鲜花外,还大量种植茉莉花和白玉兰花等等。50年代,广州市在芳村办了一个香料厂,专门加工茉莉花、白玉兰花、玫瑰花等香料,农民大量种植茉莉花作为原料供应工厂。从广东省广宁县来了数位农民,他们在山村搭了简单的房子,在这...... |
阅读全文>> |
2007-11-12 08:37:14 |
浏览 (5096) |
|
“名人论文”茶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 |

文:普汉民
中国是茶的故乡,在我国可谓举国之饮,雅俗共赏,老少皆宜。茶文化有长久的历史渊源和不断兴盛。茶叶也已成丰富西方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饮料,而且由于茶具有深刻的科学和文化内涵,被誉为20世纪以来最文明的饮料。本人喜欢饮茶,但谈不上会品茶,也不懂茶经,更不懂什么茶道。只体会到茶不仅可以解渴,有丰富的营养,而且极具某些药用功能。本人从事材料科学技术的研究之时,非常关注我国丰富而不可再生的非金属矿物资源(特别是具有功能性)的合理综合利用,造福人类。近些年来,产于广东恩平市深山老林中的恩州奇石具有一些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功能,引起本人的极大关注,并进行不断探索,对此类可作为功能材......
|
阅读全文>> |
2007-11-12 08:37:28 |
浏览 (4499) |
|
偶遇茶人有感 |

文:静叶子
一天相约茶友一起去茶市想淘一点品质较好的茶,偶遇一个清瘦的小伙子。在茶庄中他热情的,给我们品茗了02年熟普洱,淡淡陈香,扑面而来,啜饮,再之咂味,直至喉底回甘,神清气爽,如同神游在云南那一片山峦起伏,溪涧纵横,云雾缭绕,自然宁静的茶山之中,体味这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平凡之人的清福,在品饮中我们聊茶及文化,才知道他从事茶叶行业已是十几年,从茶叶采摘到制作,无一不是认认真真,精益求精的做,他说:“跟随师父做茶八年,让他感受到最深的是,真正的茶人愿用他的一生默默地为懂茶人,做一些好茶品饮,他说得很少,却给予我很多,从他身上,我好象看到了茶人真正厚实,纯朴,这种谦静,平和...... |
阅读全文>> |
2007-11-09 15:17:55 |
浏览 (3135) |
|
夫妻如茶水 |

文:三分醉
夫妻是一壶茶里面必不可少的两样东西,茶和水。而茶壶就像一个家,不管粗糙还是精致,只要能泡出一壶好茶就算是完成了使命。
女人是水,不同的水质能泡出不同口感的茶;男人是茶,不同质地却能让水拥有不同的味道。当甘甜的泉水遇到劣质的茶叶,她就用她的纯净冲淡了他的苦涩;当优质的香茶遇到了口感生硬含有杂质的水,他用他的淡雅和回味掩盖了她的青涩。甘甜的泉水和优质的香茶相遇,茶水的味道登峰造极;劣质的茶叶和劣质的水组合,除了解渴之外就没有了什么建树。
女人是水,恰到好处的温度可以把茶的味道推向极致;男人是茶,繁多的品种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水...... |
阅读全文>> |
2007-11-07 14:02:56 |
浏览 (2905) |
|
到闽南喝功夫茶 |

文:郑启五
我说普通话带着闽南腔,然而奇怪的是自己却一直不大察觉。年轻时经常跳上大雅之堂高声朗诵自己写的诗歌,讨了不少掌声,于是自我语感觉良好。结婚后妻子多次严正指出我的普通话不普通,常常带有“地瓜腔”,但我总以为这是她别有用心,有意贬低本丈夫的“光辉形象”。那年我应邀到广播电台“千家万户”节目做了次直播讲座,晚上该节目重播时,我得意洋洋地打开了收音机,结果发现自己的声音竟是那么地陌生,言语间闽南腔显山露水,有时甚至“刺破青天”。广播可真是声音的镜子,特别是在主持人孙伟、石芳那漂亮的国语对照下,“红花衬绿叶”,更把我的普通话的“地瓜原形”显照得纤毫毕露了。
...... |
阅读全文>> |
2007-11-06 11:06:49 |
浏览 (3618) |
|
茶馆·酒肆·沙龙的文化比较 |

我国是世界上出现茶馆最早的国家,这里所说的茶馆是指过去的茶肆、茶坊、茶楼、茶寮等,是属于传统的那种饮茶场所,非指时下流行的茶艺馆、茶道馆、红茶坊以及公园、剧场中的茶座那种现代的茶馆。
据考,最早的茶馆始于东晋,当时是以茶摊的形态出现,到了现南北朝时,出现了供喝茶兼住宿的茶寮,唐代经济繁茶、商业发达,推动了茶馆的发展,长安、洛阳等大中城市都出现了“茶肆”。从这些古代文学笔记及古词语来看,它至少在唐宋年间已经相当普及了,已有“酒肆、茶肆”的词汇出现。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的“茶肆”的描绘。“酒楼茶肆”成为宋元明清小说中反映都市场景常用的一句习语。
...... |
阅读全文>> |
2007-11-05 14:43:03 |
浏览 (5564) |
|
喝茶品感觉 |

文:老伙
选择它,可知带来了什么,什么?
27克茶平铺在A4白纸上。3克有多少量?网上说泡一杯需3克。瞧白纸上的茶针根根硬绿,乖巧地躺着,扒拉它们,你挤我滚的,有趣可爱。全部的平分成差不多5份,那每份就是5.4克,再把1份平分成两堆儿,那一堆儿是2.7克。把2.7克捏撮进透明玻璃杯里,嗯!叮嘱自己:看准了!这就是以后的量。
网上说3克茶初泡可配200毫升水。200毫升是多少?没量杯,有了,空汽水瓶上标注500毫升。空瓶灌满水,然后倒在同样的空玻璃杯中有2杯半,那一杯就差不多是200毫升。家什挺理想。
电暖瓶闲搁了一年,找出来,...... |
阅读全文>> |
2007-11-05 14:47:03 |
浏览 (4334) |
|
普洱茶 秘境临沧氤氲的一缕香魂 |
也许是因为“滇红”耀照的光泽,使得普洱茶在秘境临沧红土地上声音微弱,当别人注册了一个又一个普洱茶商标,临沧茶商才回过神来,看看自己祖传的杯盏,盛的就是云南大叶种茶,透过大叶种茶清晰的脉胳,便可以与《蛮书》说过“茶出银生城界诸山”论点相逢。
《普洱府志》载: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茶,以自唐时。这划定了普洱茶大致的产地范围。据《蛮书》的历史背景,银生为南昭国的八大行政区之一银生节度,也称开南节度,银生城为现在的思茅地区景东县,开南城则位于现在的景东县文井乡开南村,银生节度辖区为:西双版纳、思茅,另外还有临沧的部分地区。很多时候,临沧是被忽略了,这到不...... |
阅读全文>> |
2007-11-05 14:14:05 |
浏览 (4776) |
|